南韓總統李在明19日接受路透專訪時坦言,南韓與美國貿易談判仍卡在南韓對美國的3500億美元投資如何施行,他直言美方的要求會引發類似於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金融危機。此外李在明也表示,美國突襲現代汽車工廠一事不會損害韓美聯盟,相信美方不是故意的。
路透報導,南韓與美國7月口頭達成貿易協議,華府降低南韓商品關稅,換取南韓對美投資3500億美元,李在明在專訪中坦言,至今雙方尚未達成書面協議,是因為關於3500億美元投資如何實施仍意見分歧,他直言若雙方沒有貨幣交換機制,首爾若按照華府要求的,全部以現金方式投資,「南韓恐面臨1997年金融危機一般的局面」。
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(Howard Lutnick)先前稱,南韓應該效法日本與美國達成的貿易協議,要嘛接受協議,要嘛支付關稅。李在明被問及會否放棄協議時強調:「我相信在血盟之間,我們能夠維持最基本的理性。」
目前南韓已向美方提議建立外匯交換機制,以降低對美投資對韓元匯率的影響,李在明並未說明美方同意這項提議的機率有多大,以及是否足以促成雙方達成協議,不過他重申南韓與日本不同,日本的外匯存底是南韓4100億美元外匯存底的2倍以上,同時日圓是國際貨幣,與美國也有換匯交易機制。
李在明也表示,韓美已經以書面形式確定任何投資計畫必須具有商業可行性,但他坦言雙方在細節上達成一致確實面臨困難,在工作層級談判中提出的方案也無法保證商業可行性,因此難以縮小分歧,「現在的主要任務是達成具體協議來確保商業合理性,但這仍是最大障礙」。
外國對美投資的一大重點是投資項目將由美國總統川普選擇,並由美國控制,這代表華府對於資金用途有最終決定權,李在明政策顧問金永範7月曾表示,南韓政府已採取降低金融風險的安全機制,包括支持商業可行計畫,而不是無條件提供財政支持。
李在明也在專訪中談及美國移民局突襲現代汽車-LG電池工廠、並逮捕、上銬逾300南韓公民一事,他稱這次突襲不會損及韓美聯盟,也不認為是川普本人的意思,而是美國執法單位「過於積極」執法的結果,「我不認為這是故意的,美國也已經為這起事件道歉了,我們也同意尋求合理措施,目前正就此進行合作」。
李在明今(22)日將啟程前往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,他也將成為首位主持聯合國安理會的南韓總統。李在明辦公室表示,他此趟美國行沒有計畫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,行程也不包含貿易談判。